| 
View
 

1994-1999

This version was saved 17 years, 10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PBworks
on March 19, 2007 at 5:26:05 pm
 

 

 

風雨未歇,江湖路遠

 

 

向陽寫作年表

 (1987-1993)

 

 

向陽從十三歲開始寫作,並且因為浪漫的誤解,迷上看不懂的《離騷》,在南投縣鹿谷鄉的山村中,立下做一個詩人的夢想。

 

向陽在七○年代領導過新世代詩運;在八○年代編輯副刊,型塑本土文學傳播媒介,報禁解除後成為台灣報界首位文學家出身的報社總編輯,並參與到台灣政治改革運動之中;九○年代後,轉入學界,從頭開始學術研究與教學生涯。

 

這一路走來,屆滿四十年。風雨未歇,江湖路遠。

 

向陽從現代詩出發,一路走來,生涯多變,角色互替,但都離不開書寫。他寫詩,寫散文,寫兒童文學,也寫學術論文,寫政治評論,寫網頁。用不同的筆,向陽試圖多方發聲,打造一個文學人的社會參與面向。


1994 01/ 獲中國文化大學授予文學碩士學位。
01/ 編著立石鐵臣版畫集《台灣民俗圖繪》由台原出版社重印出版。
03/12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召開第二屆第一次董事會,續任董事兼秘書長。
06/ 「自立報系」傳出經營危機,工會展開抗爭。決定離職。
06/ 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系舉辦第一屆畢業班畢業論文發表會,應邀擔任論文口試委員。
07/ 應阿盛與姜亦慧之邀,在「寫作私淑」開班講授「新聞寫作」課程,初為人師。
07/ 應《黑白新聞》周刊之邀,為該刊撰寫「名家專欄」。
07/16 民進黨中央黨部與高雄縣政府合辦「南台灣文學景觀:作家與土地的共鳴」,應邀擔任評論人,評陳芳明論文〈台灣左翼詩學〉。
08/01 應輔仁大學日文系系主任林水福之邀,應聘擔任該系兼任講師。(講授「中國現代文學欣賞與研究」課程)
08/15 「自立報系」新舊資方完成股權轉移,員工情緒激動。與三報總編輯李永得、胡元輝、蘇正平等聯合簽署「辭職聲明」。
08/27 「第十五屆世界詩人大會」在台北召開,應邀向大會發表寫作台語詩的心路歷程。
08/31 被推為「自立報系編輯室公約」起草小組召集人,小組提出草案。
09/01 台灣跨媒體新聞人員發起「九○一為新聞自主而走」遊行,應邀參加其後在立院召開之「推動自主性新聞專業組織」記者會。
09/ 考入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班就讀。
09/ 因趙天儀之推薦、靜宜大學中文系系主任鄭邦鎮之邀,應聘擔任該系兼任講師。﹝講授「文學與傳播」課程﹞
09/ 應邀擔任「時報文學獎」散文類複審委員。
10/ 應《時報周刊》王丰之邀,在該刊開闢「社會邊緣」專欄。
10/ 應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之邀,應聘擔任該系兼任講師。(講授「現代文選」課程)
10/ 台語詩〈阿爹的飯包〉 ,由簡上仁改詞作曲、主唱,收入簡上仁「咱兜」專輯(滾石)。
10/15 自「自立報系」辦理退休資遣,結束在自立的十二年餘新聞工作生涯。改兼該報系社外主筆。
11/07 取得教育部頒講師證書。﹝送審學校:靜宜大學﹞
11/23 母校竹山高中校慶,獲校友會表揚為傑出校友。
12/07 應邀擔任「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獎助第一次出版著作審查小組委員。
12/11 台灣師範大學主辦「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應邀發表論文〈戰後台灣文學的傳播困境初論 〉。
12/22 應邀擔任教育部「八十三年文藝創作獎」新詩類評審委員。
12/25 「台灣筆會1994年年會暨台灣作家會議」在台北召開,應邀發表會議引言〈文學作為一種政治 〉。
12/26 「中國青年寫作協會」主辦「當代台灣都市文學研討會」,應邀發表論文〈「台北的」與「台灣的」 :初論台灣文學的城鄉差距 〉。
12/27 四季》詩作〈大雪 〉收入歌手黃韻玲專輯(友善的狗)。
12/29 應邀擔任民進黨「黨章黨綱研修小組」委員。
1995 01/ 應履彊之邀兼任《台灣時報》社外主筆,撰寫社論及該報「無事不談」專欄。
02/22 聲樂家黃瑞芬製作、傳大藝術公司主辦之「台灣民謠之夜」巡迴演唱會首場在國家音樂廳演出,應邀提供台語詩並朗誦﹝其後各場自本月起至六月止分別赴岡山、鳳山、台中、彰化、桃園、花蓮、板橋等地﹞。
03/ 應邀擔任文建會「文藝之家評選小組」委員。
04/23 應邀擔任文建會「全國文藝季:凍頂茶鄉」活動觀察委員。
04/29 「文訊雜誌社」主辦「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應邀發表論文〈微弱但是有力的堅持:七○年代台灣現代詩壇本土論述初探 〉。
05/ 應邀擔任巫永福評論獎、文學獎評審委員。
05/ 應邀擔任澳洲自立快報「澳洲中文創作文學獎」決審委員。
05/15 應邀擔任台灣社運界「一九九五年立委候選人推薦委員會」籌備會委員,並撰記者會參考新聞稿。召集人為李鎮源、高俊明。21日,委員會在長老教會總會正式成立。
06/ 應《自立早報》總編輯蘇正平之邀,與政治評論家陳政農在該報二版合開「跑馬燈」專欄(隔日撰寫)。
06/ 文化時評集《為台灣祈安》由南投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07/ 應邀擔任宜蘭縣立文化中心主辦「冬山河整治紀念碑徵詩活動」召集人兼決審委員。
07/ 應中廣「快樂寶島」節目(主持人鄒美儀)之邀,為該節目「其中必有緣故」單元介紹台灣地名緣起(每週三次)。
07/15 應阿盛與姜亦慧之邀,在「寫作私淑」開班講授「現代詩欣賞與寫作」課程。
07/23 履彊籌組之「原鄉文化協會」在台北成立,應邀加入,並被選為第一屆監事。
1995 08/01 應政治大學新聞系之聘,擔任該系兼任講師。(講授「採訪寫作」);應輔仁大學日文系續聘,擔任該系兼任講師。(講授「台灣文學欣賞與研究」);應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續聘,擔任該系兼任講師。(講授「現代文選」);應靜宜大學中文系續聘,擔任該系兼任講師。(講授「文學與傳播」、「台灣新聞史」);應台灣文化學院李憲榮博士之邀,擔任該校大眾傳播系兼任講師。(講授「傳播理論」)
08/15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主辦「台灣近百年史研討會 (1895-1995)」,應邀發表論文〈日治時期台灣文化論述之意識型態分析 :以《台灣新民報》系統的「同化主義」表意為例 〉。
08/ 應邀擔任文建會「輔助出版詩刊詩作詩論審議小組」委員。
09/ 詩作〈小站〉〈立場〉〈阿爹的飯包〉選入九歌出版社《新詩三百首﹝一九一七─一九九五﹞》﹝張默‧蕭蕭編﹞。
09/02 應邀參加由文建會策畫、中廣主辦的「秋詩篇篇:詩與歌的交會」演唱會,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朗誦台語詩作。
09/16 應邀擔任台北市政府新聞處「八十五年度推介優良讀物」評選委員。
10/09 民生報主辦「世紀之會戶外音樂會」活動,應大提琴家張正傑之邀在故宮博物院「羅浮宮畫展」會場外朗頌《春分》。
10/09 文建會主辦全國「音樂中秋潤八月」活動,應大提琴家張正傑之邀在台北市孔廟演出的「詩與音樂的對話」節目中朗頌台語詩。
10/16 應台灣大學外文系《中外文學》之聘,擔任該刊「中外書評」專欄撰稿作者。
10/16 《文訊》主辦「面對『台灣文學』座談會」,應邀擔任特約討論,評平路論文〈我對「台灣文學」的看法〉。
11/05 淡水工商管理學院主辦「台灣文學研討會,應邀發表論文 台語文學傳播的意識型態建構:以日治時期台灣白話文運動為例 並應邀擔任評論人,評王振義論文〈台語詩的回顧與前瞻〉。
12/01 獲「大同文化基金會」主辦「魏景蒙新聞獎學金」。
1996 01/11 應邀擔任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獎助好書出版」決審委員。
02/15 遷入基隆市暖暖區水源路新居。
03/28 TVBS電台之邀,為該台新聞部記者開「台語班」12堂課程。
03/30 翻譯日本元老詩人窗‧道雄童詩集《大象的鼻子長》﹝國際「安徒生獎」作品﹞由時報出版公司出版。
04/21 台灣師範大學主辦「第二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台灣文學與社會」,應邀發表論文〈文學、社會與意識型態:以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中的副刊媒介運作為例 〉。
05/ 應邀擔任巫永福評論獎、文學獎評審委員。
05/08 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系舉辦第三屆畢業班畢業論文發表會,應邀擔任論文口試委員。
06/02 中央日報主辦「百年來中國文學學術研討會」,應邀擔任討論人,評葉石濤論文〈四十年代的台灣文學〉。
06/03 中央日報主辦「百年來中國文學學術研討會」,應邀參加「副刊與文學」座談(參加者有啞弦、高信疆、楊澤、梅新,主持蔡文甫)
06/12 應《台灣立報》之邀,在該報二版開「五四三集」專欄(每週一篇)。
06/ 應「綠色和平廣播電台」之邀,為該台提供「綠色短評」評論。
07/01 應靜宜大學之聘擔任中文系專任講師。
07/ 應《自由時報》副刊之邀,為該刊專欄「台灣的心」撰稿。
08/13 應中區夜大聯招會之聘,擔任國文作文閱卷委員。
08/19 應邀擔任「時報文學獎」詩類複審委員。
09/ 台語童詩集《鏡內底的囝仔》,由台北新學友書局出版。
09/ 在靜宜大學中文系授「文學與傳播」、「新聞採訪寫作」,並在英文系、觀光系教「國文」;在輔大大傳系授「現代文選」;在台灣文化學院大傳系授「新聞學概論與實務」。
09/12 應邀擔任台南縣立文化中心主辦「南瀛文學獎」決審委員。
09/16 應邀擔任台北市政府新聞處「八十六年度推介優良讀物」評選委員。
10/25 應邀參加由文建會策畫、中廣主辦的「秋詩篇篇:詩與歌的交會」演唱會,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朗誦台語詩作。
11/ 文學評論集《喧嘩、吟哦與嘆息:台灣文學散論》由台北駱駝出版社出版。
1997 01/10 應邀擔任「中央日報文學獎」散文類決審委員。
01/11 聯合報主辦「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術研討會」,應邀發表論文〈「副」刊「大業」:台灣報紙副刊的文學傳播模式分析 〉。
01/26 中國青年寫作協會主辦「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研討會」,應邀講評林綠論文〈都市與後現代:林燿德詩論〉。
02/ 在台灣文化學院大傳系授「大眾傳播理論」。
02/20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主辦「二二八五十週年研討會」,應邀講評鄭梓論文〈〉。
04/ 第一本童詩集《我的夢在夢中作夢》由台北三民書局出版。
04/ 論文〈台灣文學傳播困境初論〉獲國科會八十五學年度研究獎勵。
05/17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主辦「第三屆現代詩學會議」,應邀發表論文〈八○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
06/ 中國青年寫作協會主辦「現代散文研討會」,應邀發表論文〈被忽視者的重返:小論知性散文的時代意義〉。
07/13 詩作〈阿爹的飯包〉全詩為八十六學年度中區五專入學考試收為國文科試題閱讀測驗題目。
07/ 應邀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文學類評審委員。
08/ 應《台灣日報》副刊之邀,為該刊專欄「非台北觀點」撰稿。
08/20 應邀赴韓國漢城參加第十七屆世界詩人大會。
08/ 應邀擔任「第二十屆時報文學獎」詩類決審委員。
09/ 在靜宜大學中文系授「文學與傳播」「新聞採訪寫作」「報導文學」「台灣文學欣賞」,在輔大大傳系授「現代文選」;在台灣文化學院大傳系授「台灣文化概論」。
09/06 台語詩〈寫互春天的批〉〈秋風讀未出阮的相思〉 由音樂家林福裕作曲,在國家音樂廳演出。
10/24 春風文教基金會與人間副刊合辦「青春時代的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廿週年回顧研討會」,應邀擔任「文學與歷史的對話」座談會主持人。
11/01 Free China Review》十一月號﹝4711期﹞刊出美國漢學家陶忘機﹝John Balcom﹞所撰介紹向陽寫作歷程專文〈The Builder of Bridge(pp.58-65)
11/02 淡水管理學院主辦「福爾摩莎的桂冠:巫永福文學會議」,應邀講評游勝冠論文〈誰是「首」?什麼樣的「體」:施淑〈首與體──日據時代台灣小說中頹廢意識的起源〉一文商榷〉。
12/ 獲財團法人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獎學金﹝博士班部分﹞。
12/05 靜宜大學主辦「第二屆全國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應邀講評陳秀鳳論文〈窗道雄的小宇宙〉。
1998

 

01/ 應邀為《一九九七台灣文學年鑑》﹝文訊雜誌社編﹞撰寫文學傳媒年度觀察。
01/06 應邀擔任「第十屆中央日報文學獎」散文類決審委員。
03/02 應邀擔任高雄市「第十七屆文藝獎」新詩類決審委員。
03/19 應台北市國樂團之邀,在國家音樂廳「詩人有約:詩歌樂音樂會」朗誦國台語詩〈咬舌詩〉及台語詩〈我有一個夢〉。
03/31 以詩作〈秋風讀勿會出阮個相思〉〈一首被撕裂的詩〉〈大暑〉〈龍的文本以及它的四種變體〉〈亂〉等詩,入選九歌出版社《台灣文學二十年集﹝一﹞新詩二十家》﹝白靈主編﹞。
04/ 應瑞典學院院士馬悅然﹝Goran Malmqvist﹞、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教授奚密之邀,參與英譯《台灣現代詩選》編委會。
04/03 設置網站「向陽工坊」於網際網路。
04/30 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之邀,赴該校參加由該校與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合辦之「台灣文學五十年研討會」﹝Writing Taiwan: Strategies of Representation﹞,發表論文〈亦冷亦熱,且悲且喜:一九九七年台灣文學傳播現象觀察〉,並參加由馬悅然院士主持之「詩歌的創作與翻譯」座談會。
05/ 應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之邀,撰寫「三少四壯」專欄。
05/ 應賴國洲書房之邀,擔任台視「人與書的對話」節目「台灣本土系列──文學」顧問。
05/20 台灣日報副刊選入「台中‧作家紙上影像展」﹝何經泰攝﹞。
05/25 應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之邀,參與「呂赫若日記編譯出版計劃」審查。
06/19 指導之靜宜大學中文系報導文學班推出作品集《第一代毛毛蟲》。
06/27 輔仁大學外語學院主辦「兩岸後現代文學研討會」,應邀發表論文〈迷幻的虛擬之城:初論台灣網路文學的後現代狀況〉。
07/03 設置網站「Workshop of Xiang Yang」於網際網路。
07/10 設置網站「向陽電子報」於網際網路。
07/10 應台視「人與書的對話」節目「台灣本土系列──文學」之邀,與輔大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劉紀蕙對談台灣文學。
07/12 設置網站「台灣報導文學網」於網際網路。
07/15 應台北市政府新聞處之邀,擔任台北公車暨捷運詩文評選委員。
08/14 為林彧設置網站「林彧之驛」於網際網路。
08/15 聯合副刊選為「聯副封面人物」﹝王永泰攝影﹞。
08/18 應邀赴斯洛伐克參加第十八屆世界詩人大會,會後暢遊捷克、波蘭、匈牙利、奧地利等國。
09/ 在靜宜大學中文系授「文學與傳播」「新聞採訪寫作」「報導文學」「台灣文化概論」,在輔大大傳系授「現代文選」;在台灣文化學院大傳系授「在靜宜大學中文系授「文學與傳播」「新聞採訪寫作」「報導文學」「台灣文化概論」,在輔大大傳系授「現代文選」;在台灣文化學院大傳系授「台灣文化概論」。
09/04 應邀擔任「第十一屆梁實秋文學獎」決審委員。
09/19 應邀擔任「第二十屆聯合報文學獎」新詩獎決審委員。
09/26 中國詩歌藝術學會主辦「兩岸詩刊學術研討會」,應邀發表論文〈五○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
10/ 詩作選入書林出版公司《新世代詩人精選集》﹝簡政珍主編﹞。
10/ 台語詩〈阿爹的飯包〉〈一隻鳥仔哮無救〉〈我有一個夢〉〈寫互春天的批〉選入前衛出版社《台語詩一甲子》﹝林央敏編﹞。
10/09 專訪瑞典學院院士馬悅然談諾貝爾文學獎,刊於自由時報副刊專輯。
10/25 設置網站「台灣網路詩實驗室」於網際網路。
12/ 清華大學中文系主辦「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應邀發表論文〈從民間來、回民間去:以台語詩集《土地的歌》為例論民間文學語言的再生〉
12/15 應賴國洲書房之邀,為人與書的對話評選年度十大好書。
12/25 設置網站「台灣文學與傳播研究室」於網際網路。
1999

 

01/ 應邀為《一九九八台灣文學年鑑》﹝文訊雜誌社編﹞撰寫文學傳媒年度觀察。
01/01 應聯合報副刊之邀,擔任「台灣文學經典」評審委員。
01/09 應邀擔任南投縣政府主辦「第一屆南投文學獎」新詩組決審委員。
01/27 應台大學務處之邀擔任該校主辦「新文藝創世紀──八十八年度北區大專文藝營」新詩組祝營輔導教授。
02/ 散文〈清清白白做豆腐〉選入小學國語實驗教材第十冊﹝一﹞《大野狼的告白‧文集》,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印。
02/04 應邀擔任教育部八十七年度文藝創作獎新詩類評審委員。
02/06 台灣文學協會在台北成立,獲選為理事。
03/21 聯合報主辦「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應邀發表論文〈樹的真實:論楊牧《傳說》〉。
03/29 台語詩〈阿母的頭鬘〉入圍非流行音樂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項,後又遭取消。
04/12 應邀擔任愛盲文教基金會主辦「第二屆全國身心障礙者文藝獎」新詩組評審委員。
04/13 應邀擔任台灣副刊主辦「台中風華新詩徵文」評審委員。
04/ 論文〈八○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獲國科會八十七學年度研究獎勵。
04/ 應邀擔任靜宜大學主辦「第三屆全國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第二場研討主持人。
05/01 應邀擔任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主辦「第二屆台北市文學獎」新詩組決審委員。
05/14 應邀擔任高雄市政府主辦「高雄市八十八年市政新聞金輪獎」評審委員。
05/29 彰化師範大學主辦「第四屆現代詩學研討會」,應邀發表論文〈長廊與地圖:台灣新詩風潮的溯源與鳥瞰〉﹝06/01發表於《中外文學》。另講評呂興昌論文〈語言的苦鬥:小論林亨泰詩的幾個面向〉。
06/05 淡水學院主辦「人文、社會、跨世紀學術研討會」,應邀主持台灣文學議程第四場。另講評蕭蕭論文〈向陽的詩──台灣的良知〉。
06/10 香港大學主辦「柏楊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應邀發表論文〈猛撞醬缸的虫兒:試論柏楊雜文的文化批判意涵〉。另講評應鳳凰論文〈柏楊五十年代小說與戰後台灣文學史〉。
06/ 台語詩〈世界恬靜落來的時〉選入年度詩選編委會編《八十七年詩選》。散文〈當文化碰上政客〉選入前衛版《一九九八散文選》。
06/15 設置網站「經緯向陽」於網際網路。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